top of page

Côte-Saint-Paul和Ville-Émard


对于很多华人朋友而言,Côte-Saint-Paul和Ville-Émard两个社区似乎比较陌生。其实,住在这里的华人越来越多。当提到“我家在Monk一带”、“我在Jolicieur有一套投资房”或者“我在Angrignon附近看中了一套好公寓”,我们所指的实际上就是这两个社区。很多华人喜欢在这两个社区买房置业、开店谋生。

社区概况

这两个社区涵盖了整个分别位于Monk街两侧。蒙特利尔地铁在这一带设有三个地铁站:Angrignon、Monk和Jolicoeur。

这两个社区都在水渠运河(Aqueduct Canal)和Desmarchais街的西南方向。Côte-Saint-Paul社区在Monk街东面,南面是Lachine运河和铁路线。从Monk街向西,一直到Irwin街和Agrignon公园,就是Ville-Émard社区。从15号省级公路的De La Vérendrye和Agrignon出口,都可以到达这两个社区。

历史沿革

我们之所以把这两个社区合并在一起介绍,是因为在历史上,这连个社区实际同属于一个社区。

1662年,这一片土地被蒙特利尔当时的天主教组织圣叙尔皮斯牧师会(Compagnie des prêtres de Saint-Sulpice)获得,这片土地一直延伸到今天Lachine的运河和奥特湖(Lac à la Loutre)。奥特湖当时是一片绿地,后来变成了今天的Turcot立交桥。在此后的数百年里,这片土地的基本用途是农场。到了十九世纪中期,奥特湖干涸,今天的de l'Église就是在那时候建成的,当时的街名是圣皮尔小道(Chemin de la Rivière-Saint-Pierre)。这条小路和Chemin de la Côte-des-Argoulets (后来的Boulevard LaSalle)以及Chemin de la Côte-Saint-Paul (后来的Rue Saint-Patrick)连接在一起。

随着运河的开通,这两个社区周围建起许多工厂,这里出现了大批工人,形成了以Lachine运河、Angers街、de l'Église街组成的三角形社区。到了1874年,这里正式设立了Côte-Saint-Paul村。1875年,这里建成了Saint-Paul教堂、村会议厅和一个火车站。到了1878年,从该社区的西部分离出另外一个社区,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Ville-Émard社区。1894年Côte-Saint-Paul村发展成为城镇,1894年改名为Saint-Paul镇。

Ville-Émard社区的前身是Éphrem Hudon于1871年建设的Hamilton和Beaulie两条马路。1875年,有几家工厂来这里落户,随之而来的是一批批的工人。当时的地主W. B. Davidson遗孀Ann Ryan将这里的农场出售给企业家Joseph-Ulric Émard。之后, Joseph-Ulric Émard又将这一片土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出售,与其合作伙伴Messrs、 Ouimet、 Monk、 Swail和Gohier成立了蒙特利尔郊区土地公司(Compagnie des Terrains de la banlieue de Montréal)。1878年,这个新社区与Côte-Saint-Paul村分离。1908,Joseph-Ulric Émard任村长,将当时的Boulevard-Saint-Paul村改名为Ville-Émard。之后,沿着Monk街新开张了许多商铺和市政机构,社区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。1906年,巴黎天主教组织Notre-Dame-du-Perpétuel-Secours在这里落户,当时的领袖为Curé J. Moïse Jolicoeur。

1910年,Côte-Saint-Paul镇和Ville-Émard村同时并入蒙特利尔市。1927年,蒙特利尔著名的英式公园Agrignon公园建成开放。1978年,蒙特利尔地铁延伸到这两个社区,Angrignon、Monk和Jolicoeur开始为这两个社区的居民提供通行服务。2002年,这里成为蒙特利尔西南区的一部分。

居民

Côte-Saint-Paul和Ville-Émard两个社区的居民文化背景比较丰富。大部分居民为法裔,大月三成居民为英裔,少数族裔也占很大的比率,其中华人也为数不少。

尽管Côte-Saint-Paul和Ville-Émard是西南区人口密度最大的两个社区,居民人口占全部西南区人口的四成多;但是,这两个社区的人口增长率很低,五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一直没有突破百分之一,比整个西南区百分之五的增长率低很多。

Côte-Saint-Paul和Ville-Émard居民年龄构成大致如下:14岁以下的儿童人口占15%左右,15岁至24岁的青少年占一成左右,65岁以上的老人站大约两成,24岁至64岁之间的青壮年占一半左右。居民中有四成左右寡居独处,四成左右的家庭没有孩子。

新移民占全部人口的两成左右(22%),略高于全蒙特利尔市的统计数据(17%)。在这些新移民中,华人占八成左右(78%)

房地产开发和居民生活

与西南区其它社区相似的是,这两个社区的房屋类型很多,而且房屋出售和出租价格都比较低廉。之所以如此,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主要居民是由低收入家庭构成,这部分居民占全部社区人口的四成。尽管如此,近几年来,这两个社区的文化、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在不断改善。

这两个社区的房地产市场有着很大的潜力。

这一带环境优美,交通便利,商业气氛浓厚,房源类型多,房屋价格便宜等条件,在蒙特利尔市内各区中是很少见的。单就环境而言,两条运河贯通社区,运河两岸绿地成片,是休闲娱乐最好的去处。Angrignon公园,树木郁郁葱葱,湖光山色,有着几乎全城最大的免费停车场。这个公园还有很大片的休闲农场,供当地居民耕种。有不少华人在那里开辟菜园,享受着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田园生活。

正如前文所述,这里有很多华人新移民。和全世界其它社区的华人一样,这两个社区的华人朋友们也在默默地改变着这两个社区的面貌。在这里,我们能看到一些华人便利店、餐馆、家庭幼儿园、理发店等。其中比较有名的店铺有染染发屋、荣昌行超市、Woo's Café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