谨防惹上“偷电”官司
进入冬季,家家户户的电费开支逐渐加大起来。最近这一段时间,有许多本地华人朋友经常接到推销所谓“节电器”的电话。打电话的人用半生不熟的英语游说人们购买他们的产品,说这种产品能够使电费账单金额下降至少百分之四十至五十,还说他们推销这种产品是得到了Hydro-Québec的授权,等等。
且不管这种产品是否的确能够帮助人们节约电费,但是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在做决定购买并安装这种设备的时候,还是要尽可能地小心谨慎一些,不要一不留神,惹来麻烦。最起码,向Hydro-Québec打电话问问再说。当本报记者打电话询问Hydro-Québec负责人的时候,得到的答复是:“我们从来没有授权任何人推销这种产品。同时,我们将对此立案调查,如果发现使用该产品的用户有偷电的行为,我们将追究其责任。”
一不留神,惹来麻烦
这件事发生在十年前。当时,本地一户人家平时很注意节约用电,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功率的电器。每当电费账单一到,他们赶紧就把钱付出去,就这样平平安安地过了几年。可是到了2000年10月份,他们莫名其妙地被Hydro-Québec指控长期偷电,说他们累计偷漏电费442加元,偷电时间长达三年。Hydro-Québec引述十九世纪的《维克多利亚法(loi Victoria)》,要求他们支付高达5,883加元罚金。
因为总开关的一根线路烧断,这户人家的电表一直没有记录过用电量,从而导致户主电费很少,每次账单只显示用户基本费(frais d'abonnement)。因为总开关位于电表前面,当开关电线烧断以后,电表就不再记录用户的用电量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,一般而言,用户就会断电。工程技术人员发现,这家用户的配电盘被人改动过,而这种改动的结果使得用户继续可以有电可用。而这家人坚持说,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配电盘。虽然他们的辩解不能得到Hydro-Québec的认可,但是对方也找不到足够的证据证明用户蓄意偷电。最后,Hydro-Québec撤回指控,取消罚款。但是这的确是个很麻烦的一件事。
硬汉米歇尔的十年电表官司
这个故事还是要追溯到十年前,1999年,Hydro-Québec指控米歇尔(Michel)偷电。与发生在前面提到那一户人家的事情相似,电力公司还是援引1898年的《维克多利亚法(loi Victoria)》,对米歇尔提出处罚指控。在加拿大司法系统内,如果公共安全部(ministère public)对居民提出指控,该部就要自己来拿出证据证明居民的过失。但是根据维克多利亚法,受指控的人却要自己证明清白。面对向Hydro-Québec这样的巨无霸对手,米歇尔所能够依靠的也只有他的勇气了。在经过十年的苦争之后,历史终于为这一悬案给了一个定论。
1995年,Hydro-Québec检察员发现,本省Sainte-Cécile-de-Milton地区居民米歇尔家的电表有问题。有人在配电盘上接了一根金属丝,使电流绕过电表供电。过了几个星期,电力公司指控米歇尔蓄意安装这根金属丝偷电,向他开出高达42,932加元的账单。同时,根据《魁北克省电力法(Loi sur Hydro-Québec)》,米歇尔不但要补交7191加元的偷漏电费,还要支付21573加元的罚金,再加上每天4加元的滞纳金,以9年时间计算,滞纳金总数达到了13,172加元,而所有这些费用都必须在十天之内全部付清。
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米歇尔所能做的,只有证明在他购买这栋房子之前,这根金属丝就存在。他拿出自己的所有电费账单来证明这一点,同时通过媒体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。他说:“我支付了36年的电费,从来都没有拖延过,可是Hydro-Québec从来就不听我说,只是一再建议我请律师。”
不管当事人怎么努力,这场官司还是没有能够避免。2003年,Granby地